第(2/3)页 他们没办法给傅璟佑回句准话到底要不要,便只能又揣着东西回去跟领导报备。 具体看后面领导的意思。 他们要走,傅璟佑也不争取强留。 他精力有限,又没有八只胳膊。 给预报的时间其实都是顶着身体负荷,一再压缩工期才说出的口。 合作这种东西不光看彼此意愿,也要看有没有那个缘分。 能成就成,实在不成也就不成了。 虽然如此,在国营饭店拜别那些人后回到厂里,傅璟佑也不由得更严谨的规划起了时间。 尽可能在对应的时间里,将产能做到最大化。 他专注忙厂里的工作,殊不知这背后还发生了一件乌龙事件。 那几家研究基地的人回去后,就近联系过他们当地的机械厂。 沟通时,字里行间说的都是“人家一个小小的五金厂都能干,你们为什么干不了”。 京北器械厂就被这样的质问怼上了脸。 其实在早先东北那边刚传出风声时,京北器械厂就有留意到他们本市有这样一家能耐的五金厂。 现在被本土研究基地怼脸问候,京北器械厂现任胡厂长不禁动了点念头。 小小的一个五金厂,再能耐也能耐不过他们这种机械大厂。 不行干脆直接把在那儿干活的人挖过来算了! 也省得天天被那些老毕登怼脸问候全家。 胡厂长在预想中还设下了丰厚条件。 要是那个小五金厂的厂长肯过来跟着他一起干,他可以给人许一个管事儿的位置。 实在不成,副厂长的位置也不是不行…… 想到就干,胡厂长立马就安排了人去做游说工作。 可是巧了不是? 安排的小陈同志才到地方拍响铁栅栏门,屋里就出来了个熟悉面孔。 “哎呀蛋蛋,你咋在这儿?” “陈匡民?你来这儿干啥!” 陈匡民和蛋蛋大眼瞪小眼。 看这事儿闹得…… 尴尬了不是? 可是谁能想到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