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自由-《农家记事》


    第(3/3)页

    只是待李巡检同秦连熊告辞离开,都不曾听到二人提及募捐之事儿。在心里思量了个来回,又不免打起鼓来。

    有底气的还寻思着等人开口,没底气的已是巴巴的往巡检司送钱去了。

    而还有一拨数量不算少的巨贾士绅,听说保婴堂是由李巡检出面倡,知道也就意味着保婴堂同育婴堂一样,也算是官督名办的半官方组织了。不但慷慨解囊,还纷纷自荐为堂董,愿意出钱出力,操办日常事务。

    见识了一番之后,秦连熊自然明白了李巡检所言不虚。

    也明白了或许在世人的观念里,行善能够积德。可秦连熊如今对这种带有很强的功利性的行善已是心存犹疑。从“求回报”的目的出行善,或许这份善心并不纯粹。

    可不管纯不纯粹,一切由于自己,他也没有甚的可说的。

    只自荐堂董还是罢了。

    回去后秦连熊就同李巡检商议,保婴堂绝对不能像育婴堂似的被官绅把持。而是必须要有一定的自主性,最大程度地削减这些人对保婴堂运营所施加的影响,毕竟只有这样才能使普通百姓能够参加到保婴事业中来。

    李巡检都快被秦连熊给气笑了,就没见过当着人面卸磨杀驴的。

    却也不能否认,秦连熊的想法是对的。

    除了能够极大地避免保婴堂的官僚化,有效防止弊端滋生,让民间人士参与进来,调动起普通百姓的积极性,或许才能真正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

    只虽然如今秦连熊那厢收到的登记造册的善款已经不是一笔甚的小数目,可保婴堂将要动工,甚至于恤产保婴法在招齐人手后也将提前开始实行。

    银钱流水似的泼出去,秦连熊又开始担心摊子已经铺起来了,还铺的这样大,可到底究竟如何才能保证保婴堂的资金不会断档,是不是要依靠不断的劝谕募集、吸纳捐款。走到最后,会不会又回到了因果报应甚至自欺欺人的路子上头去。

    花椒也在想辙,只是没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冒出一连串儿的念头来,这心里头就跟揣了只兔子似的,在门前的溪埂上上来来回回,只盼着秦连熊归家。(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