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扬眉吐气-《毒宠倾城医妃》
            
            
            
                
    第(1/3)页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天色微亮之时,若水步出营帐。
    她和乐正毅商议了一夜国事,此时脸上微有倦容,但她还有一事要办。
    墨白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不声不响地出现在她的身边。
    “小白,你帮我将这封书信,送回咱们营帐。”
    若水心想,此时营帐中的御林军们定会发现自己不见了,恐怕会大为惊慌,自己留在这里还有任务,定要先将众人安抚了才是。
    墨白看了若水一眼,哼了一声。
    这丫头拿自己当跑腿送信的了?
    虽然他轻功了得,送封信到营帐也不过半盏茶的功夫,但他就是不乐意动腿。
    他返身进了乐正毅的大帐,很快就出来了,手中多了一把铜胎铁臂弓。
    乐正毅手下的士兵见他持了大将军的宝弓出来,便纷纷围拢过来,不知他要做些什么。
    墨白对众人毫不理会,他身形一闪,立在山坡高处,将信穿在箭枝之上,遥遥对准御林军的营寨。
    挽雕弓,如满月。
    “嗖”的一声,箭似流星般射出,瞬间不见了踪影。
    先前众人见他居然毫不费力的就拉开了军营中除大将军之外,无人能够拉开的宝弓,都是大吃一惊。
    可等到墨白射出了那一箭,箭枝无影无踪。
    众人都忍不住哄笑起来。
    原来此人不过就是蛮力了得,射箭的准头却是全无,这一箭都不知道偏到哪里去了。
    墨白对周围的嗤笑声不屑一顾,收了弓,还给了乐正毅。
    众人不知道的是,那一箭劲势奇急,“夺”的一声,射入了御林军扎营处的树干之上,顿时惊动了一干人等。
    御林军人一下子围了过来,只见那一箭竟然有半杆深插入树干,全都惊呆了。
    究竟是谁竟然有这样大的臂力!
    如果这一箭要是射中自己的脑袋,怕不一箭穿了个透明窟窿?
    妈呀
    !这人的箭法太强了。
    “乐大将军!一定是乐大将军!”
    人群中有人突然福至心灵,叫了出来。
    马上有人随声复议。
    “对,就是乐大将军,我听说乐大将军有一把神弓,天下间除了他自己,再没人能够拉开,定是那把神弓射出来的箭,才会有这般的力道!”
    闻言,众御林军的脸色唰的全都变了。
    乐大将军大清早的射这一箭过来,是个什么意思?
    示警?发怒?
    众人突然想到太子妃不见了,难道和乐大将军的这一箭有关?
    “咦?是太子妃的。”
    有人发现了箭杆上的书信,取下来,看着上面的字,轻声念道:“我已混入敌方,尔等原地待命。”
    一瞬间,现场静悄无声。
    众御林军们面面相觑,都不知如何是好。
    “真是太子妃的?别是对方编出来胡弄咱们的吧?”有人提出质疑。
    “确实是太子妃,我认得这个花押!”说话的是刘老根。
    他眨巴了两下昏花的老眼,见众人的目光都射向自己,才咳嗽了一声,继续说道:“我在皇宫里已经足足呆了四十个年头啦,这四十年的饭总算不是白吃的,见的总比你们年轻小伙子多上一些,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太子妃腰间垂着的那枚玉佩?”
    有人点头,也有人摇头。
    刘老根“嘿嘿”笑了两声:“没见识,那玉佩就是太子妃独有的印记,你们瞧,这花押像不像是一只雏凤?只是凤还在巢中,未曾展翅。”
    他扬了扬手中的信纸,指着那印记道。
    众人仔细看去,果见和刘老根说的一模一样。
    “不错!看来此信果真是太子妃的。”
    一瞬间,若水的形象,在众人的眼中顿时高大了起来。
    人人都肃然起敬。
    太子妃一介女流,居然有如此胆色,单人匹马的混入到对方的军营之中。
    而他们这些堂堂的男子汉,却在后方当缩头乌龟,让太子妃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前去冒险,实在是羞煞人了。
    众人不由热血上涌,摩拳擦掌,准备冲进敌营,接应太子妃。
    “慢来,慢来。”刘老根毕竟年老持重,伸出双掌压了压。
    “大伙儿别急躁,太子妃有令,让咱们原地待命,想必太子妃定有妙计,咱们一定要听太子妃的吩咐,千万不能坏了太子妃的大事。”
    “不错,咱们要听太子妃的吩咐,原地待命吧。”众人齐声附和。
    然后就是一阵沉默。
    每个人心中都暗暗发誓,若是太子妃出了什么意外,他们就算是拼了这条命,也要去把太子妃救出来
    。
    而此时此刻,正被御林军们担心危险的若水,却在乐正毅为她安置的帐篷里睡得安稳之极。
    所谓做戏要做全套。
    虽然她已经和乐正毅约定好,但为了引出那幕后之人,还是不能走漏半点消息。
    所有军营中的将士们得到的消息是,太子妃奉了圣德帝的旨意,前来劝降乐大将军。
    他们都是东黎国的子民,自然是不愿意造反的,但他们每个人对乐正毅又忠心耿耿,正在进退两难。
    忽然听到这样的消息,每个人都暗中盼望大将军能够听了太子妃的劝告,放下对准自己人的钢刀,归顺陛下。
    他们再盼望陛下能够赦免了大将军之罪,让大将军继续披挂上阵,驰聘疆场。
    他们都是铁血铮铮的男子汉,不怕死,但不愿被自己人杀死。
    他们宁愿死在战场上,死在敌人的屠刀下,也绝对不愿意背上一个造反作乱的罪名。
    据说,乐大将军整整考虑了三天,终于答应了太子妃的建议,归顺朝廷。
    营中上下,一片欢腾。
    没有人愿意把手中的钢刀对准自己人。
    乐大将军特地解除了禁酒令,人人开怀痛饮,不多时,就个个昏睡于地,不省人事。
    就连千杯不醉的乐大将军,也在喝了若水亲手敬的三杯酒之后,醉倒在地。
    若水率领三千御林军来到营地,不费吹灰之力,就将满营的将士全都绑缚起来。
    就连被所有人奉为天神一般的乐大将军,也在睡梦之中,被上了铁锁镣铐,压进了囚车。
    御林军们一边给乐正毅手下士兵上绑,一边兀自不敢相信眼前的情景,居然是真的!
    好多人都揉着眼睛,以为自己在做梦。
    太子妃居然真的凭一己之力,弄晕了乐大将军满营的将士?
    这要不是亲眼所见,谁人能信!
    一时之间,若水在众人的心中,顿时成了宛若神明一般的存在。
    在她的带领下,他们这些老弱残兵们,竟然不费一兵一卒,就将骁勇善战、一个顶十的乐大将军的队伍,尽数擒获。
    这要是报上朝廷,该是多大的一笔军功和封赏啊。
    而这样的荣誉,正是太子妃带给他们的!
    回到帝都之后,他们都能想象得到,留在城里的那些御林军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的脸色,会有多么难看。
    终于轮到他们扬眉吐气,风光一回了!
    太子妃率领御林军们擒获乐正毅的消息,传入帝都的时候,满城皆惊。
    人人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简直比日出西方更不可能发生的事,居然发生了!
    若水率军压解着乐正毅的囚车进城的时候,全城百姓蜂涌而出,挤得帝都宽敞的青石大道水泄不通。
    人人翘首以盼,都想亲眼瞧瞧传言中的消息究竟是不是真的
    。
    当众人亲眼看到,太子妃骑着一匹高头骏马,神采飞扬地走在队伍前面,而后面囚车里押送的是铁镣缠身的乐大将军时,下巴劈里啪啦地掉了一地。
    他们都拼命擦着自己的眼睛,只怕是眼花了罢。
    尤其是看到若水率领的那一队高矮胖瘦参差不齐的御林军时,人人更是觉得不可思议。
    就凭这样的一队老弱残兵,就能掳获乐大将军的铁血之师,还没有损耗一兵一卒?
    这个玩笑开得也太大了罢!
    但是很快就有另一种传言传进了众人的耳朵。
    “太子妃故意挑选这样一群看上去没有战斗能力的御林军,用来迷惑乐大将军,表面上和乐大将军谈判,实际上却布置了天罗地网,这才让大将军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之下,着了太子妃的道儿。太子妃真是聪明机警,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啊。”
    “原来如此。”一片恍然大悟状。
    自从传出来乐大将军兵临城下的消息之后,帝都的百姓们就没睡过一天的安稳觉。
    众人再不相信被自己奉为神灵的大将军会造反,但眼见为实。
    重重围困都城的兵马的确是乐大将军的部下。
    直到今天,他们悬在心头的一块巨石才终于落地,觉得晚上终于可以安枕无忧了。
    当然,这一切全都要感谢太子妃。
    若水这辈子加上辈子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风光过。
    百姓们在街道两边夹道欢迎,欢呼声不绝于耳。
    他们每个人脸上都是爱戴加崇拜的表情,那种打心眼里透出来的喜爱之情让她的心里暖洋洋的。
    这虽然是她和乐正毅所演的一场戏,但百姓们的热情却全是发自肺腑。
    她微微侧头,看向身后囚车里顶枷戴锁的乐正毅,心中小声地嘀咕了一句:抱歉!
    为了能引出那幕后黑手,只好让你受些委屈。
    乐正毅唇角露出一丝苦笑。
    这点委屈算得了什么?
    他也很想知道,究竟是谁在背后捅了自己狠狠一刀。
    要不是太子妃为自己赢得了皇帝陛下的信任,那么他的下场比之现在,更要不堪数倍!
    消息飞快地报进了皇宫。
    圣德帝和满殿大臣正在议事,闻言,惊掉了一地的下巴。
    大臣们一个个张大着嘴巴,满脸不可思议。
    姚思远的眼珠子更是几乎要凸出来了。
    郑太尉虽然还是面无表情,眼中却是掩不住的得意和骄傲。
    柳丞相则捋着满腮的胡须,乐得合不拢嘴。
    圣德帝喜容满面,心情大好。
    “德喜,传旨下去,今晚在宫中设宴,为太子妃庆功有赏
    !”
    德喜答应的声音又尖又响亮。
    朝堂之上,一片喜气洋洋。
    唯有姚皇后一党,强颜欢笑,心头郁闷难舒。
    一众大臣们纷纷向柳丞相道贺,都夸赞他生了一个天下无双、智勇双全的好女儿,柳丞相一边谦逊,一边向众人道谢,脸上倍觉有光。
    姚思远眼珠一转,待人声稍静,便越众而出,对圣德帝躬身一礼。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太子妃擒获反贼,实乃国之幸事。那乐正毅造反叛逆,罪不容诛,陛下何不将此人枭首示众,并诛其亲族?”
    大臣们闻言,顿时静了下来,心道:这姚思远好毒!
    众人一齐看向圣德帝。
    圣德帝沉吟了一下,缓缓道:“姚卿家说的不错,朕待他不薄,他却起兵造反,实在让朕心寒。只是这十年来,他守卫边疆,佑我东黎百姓平安,朕念及他的功劳,不忍心让他尸首分离。这样罢,先将他打入天牢,至于如何处置,容后再议。”
    “皇上……”姚思远还欲再说,被圣德帝一挥手打断。
    “姚卿家,朕懂你的意思,对这等狼子野心的乱臣贼子,朕定不会估息!乐正毅为官十年,根深叶茂,朕先不杀他,将他囚于天牢,待他的党羽闻风而动,前来营救于他,正可一网成擒。”
    圣德帝话音有如重锤落地,群臣纷纷躬身。
    “陛下英明!”
    有些想为乐正毅辩白几句的臣子,见此情形,也不由闭紧了嘴巴,不敢开口求情。
    是夜,宫中大摆宴席,文武百官俱在受邀之列。
    太子殿下和太子妃自然是宴席的主角。
    宴席上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圣德帝心情极佳,笑容满面,先前的愁容一扫而空。
    姚皇后坐在圣德帝身侧,脸上带着温婉得体的笑容,藏在衣袖里的手指却紧紧地握成拳头,指甲都因用力泛了白。
    她眼角的余光带着掩饰不住的恨意,扫向一侧的若水和小七。
    尤其是若水。
    看到她被群臣如众星拱月般的奉承,她的眼中几乎都要喷出火来。
    凭什么这个臭丫头会得到这样的风光!这样的殊荣!
    她坐在皇后宝座上几十年,还从来不曾享受到这样的尊荣。
    虽然乐正毅被打入天牢,遂了她的心愿,可是这样的大功劳竟然被这臭丫头得了去,她只消一想,心头就郁闷得想要吐血。
    可在这样喜庆的场合,她身为皇后,必须要做到大方得体,不能让人挑了错去。
    她强颜欢笑,捡着圣德帝爱听的话说了几句,脸上的肌肉都笑得僵了。
    她的屁股上更像扎了一根刺,坐不安宁,只想早早离开,不去看这让人见了生气的情形。
    忽然之间,她只觉得一双如寒冰般的目光正牢牢盯住自己,眼角一扫,视线落在姚思远的脸上
    。
    姚思远目光深沉,正面如寒霜地盯着她,不着痕迹地轻咳了一声。
    姚皇后只觉得那颗火烧火燎的心一下子安静下来。
    她微一点头,就把目光转了开去。
    宴席上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若水和小七的身上,没人注意到他兄妹二人的视线交错。
    姚皇后觉得一颗心突突跳得厉害,她深深吸了口气,生怕坐在自己身侧的圣德帝听到自己异样的心跳,脸上火烫,手心却是冰凉,竟然出了一手的冷汗。
    她努力平复着怦怦的心跳,维持着神色自若的表情,对着周围扫视一圈,没发现什么异样,只有妙霞公主一反平时活泼的常态,坐在席上,似乎闷闷不乐。
    姚皇后眉头一皱。
    这段时间来,她的确有些疏忽了这个女儿。
    所谓女大不终留。
    妙霞的心事,她这个当娘的自是心中有数。
    她也很想早点给妙霞找一个如意郎君,女儿终身有托,她这个做母亲的才会放心。
    那孟明俊虽然是个极佳的人选,但姚皇后知道,他的心里只有柳若水那臭丫头一人。
    据说他自择婿大会上输给七皇子之后,就离开帝都,游历天下去了。
    这样如闲云野鹤般的人物,没有半点仕途野心,自非妙霞的终身良伴。
    究竟从哪里觅一个合适的良人,她才能让妙霞安安心心的出嫁呢?
    她把心思从刚才所想的那件事上移开,微拢双眉,开始一心一意地琢磨起女儿的终身大事来。
    而这时席宴之上,却正是酒酣耳热之时。
    群臣们都看得出来,圣德帝今夜特别高兴,一向威严的脸上,始终挂着温和的笑意,时不时还大笑出声。
    他的目光更是频频看向小七和若水,眼里的温柔和宠溺之色满溢,此时此刻,他不再像是九五之尊的帝王,而更像寻常百姓家中的慈父。
    显然,陛下对太子妃这个儿媳妇是满意到了极点。
    群臣们心中有数,这正是讨好圣德帝的最好时机。
    他们讨好太子妃,就等于讨好了皇帝陛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