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口头指令-《修真小子闯足坛》


    第(3/3)页

    这要得益于明瞳心法,否则就算华山观察力再敏锐,视野也不可能这么开阔,从左边路到右边路,如此精细的把握每一个空隙。

    华山觉得有点意思,而且随着他指令的成功,队友们越来越信任,自然也越来越听他指挥。如果说电脑足球游戏是靠手指来挥指令的,那么现在,华山就像在用嘴巴来布指令。

    当然,皮球再怎么运转,经过再多的人的脚下,它始终围绕着同一个中心点,这个中心就是华山这个大脑。

    仅仅把球控制在脚下,并不能制造杀机,而且还是在自己的半场。想要威胁到对手的球门,向前推进是不可避免的。

    华山这个突然而来的想法,一方面是被逼无奈之下的急中生智。另一方面,你申大附中不是三条线严密,防守滴水不漏吗,那我就在后面引蛇出洞。

    等这条蛇忍不住伸出脑袋,还得需要一击命中打它七寸,才能置它于死地。

    华山自己的位置一直在毫无迹象的往前挪动,以他为中心的足球传递过程中,自然也跟着他在移动。

    球场上这样的变化,不仅一中自己的球员没有意识到,连对手也没有明显的感应。

    但这不代表看台上,替补席的人没有感觉,从远处看,这样的移动,更明显一些。

    迟老师本来想看看队员们自我调节的能力如何,但华山的表现,显然远远出了他的预想,用嘴巴来指挥队友,这是迟老师一再强调的球场上要互相呼应的一种方式。如果说互相呼应主要考验队友之间的默契,那么独自一人的场上指挥,无疑是个人能力的出色表现。

    就像你爬梯子一样,每一脚都不能踩空,只有一步步都成功,才能延续下去,一步踏错,满盘皆输。华山每一次指令都准确,才有了接下来的过程。

    申大附中的教练自然也不会看不见这个变故。

    申大附中的教练是一位四十来岁的大叔,从打扮上看,似乎是个典型的体育教师。清爽的运动装,黝黑的皮肤,炯炯有神的目光,咋一看,有点像某些时候的迟老师。

    球还在申城一中脚下传递,已经多达二十几脚连续不断的推进。

    申大附中的教练再也忍不住,冲出教练席,站到场边,冲着自己的球员似乎有些不满的大喊大叫:

    “冲啊,抢啊,犹豫什么!”

    教练怒,队员们更是不敢懈怠,申大附中的球员扑抢更加凶狠,而阵线压得更加靠上。

    华山一看时机差不多了,只在后场捣脚,这不是目的,这是策略,把球交给前方的进攻球员,把球送入对方的球门,才是最终目的。

    当华山再次拿到球后,故意看了一眼高岳翔,大喝道:

    “高岳翔,拿好了。”

    所有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高岳翔身上,而华山也扭转身体,面向高岳翔所在的本方后场。轻轻的把球一颠,申大附中的防守球员已经启动冲向高岳翔,准备干扰他拿球。

    等球跳跃而起,华山抡起大脚,猛力踢向皮球。

    “嗵”的一记沉闷的声音,皮球高高飞起,而球的运行轨迹,并不是所有人预期的飞向高岳翔。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