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打压地方豪强-《权驭大明》


    第(2/3)页

    歙县是徽州府治所所在地,可谓是徽商的大本营,涉入封疆案使得杨涟和左光斗六人横死在诏狱的汪文言就是歙县人,而吴家是当地的豪门大户,实力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在嘉靖和万历年间吴家先后两次出巨资捐助抗倭军费,每次都有数十万两白银,可谓有功于江山社稷,为此朝廷给予其几个南京衙门的官职,既有虚衔也有实职,以示皇家恩宠,使得其得以涉足官商两界。

    吴家的经历在大明非常有代表性,由于那些大商贾出钱捐助国家,故而换来朝廷的虚衔或者失职,在官场两界形成了一张张巨大的关系网。

    这也是为何说大明的文官集团代表了地方上商贾和地主的利益,因为他们的利益原本就是一体的,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以至于朝廷很难把商税给收上来。

    本来,修复三大殿的时候用的是云贵的木材,不过东林党受到打压后,有官员上疏提议在黄山地区采木以用于三大殿工程,魏忠贤觉得此举甚好,故而就换了黄山的木材。

    黄山当地的商贾豪绅得知此事后大为不安,为此推举吴家代为周旋,吴家于是派了家族中颇有身份和地位的吴养春来办理此事,吴养春于是安排人去进京行贿,以期取消朝廷在黄山采办木材的决定。

    也该吴养春倒霉,京城有吴养春的两个仇人,一个是其从弟吴养泽的养子,另外一个是吴养泽管家的儿子。

    虽然李宏宇不知道刑部所查的吴养春的前两件大罪是否属实,但吴养泽的养子因为吴养春的举报,说其谋夺吴养泽儿子的家产被下了大狱,而后吴养泽七岁的儿子就死了,吴养泽的家产归了吴养春。

    另外,吴养春的管家确实是死了,不过据说死于暴病,这两件事属于事实。。

    后来,管家的儿子考取功名在京城做了一个小官,吴养泽的养子刑满后前去投奔他,两人原本以为报仇无望,不成想吴养春此时派人来京城运作取消黄山伐木的事情。

    京城的乡党是最重要的关系,吴养春派来的人到京城后自然去找徽州籍贯的人帮忙,这个圈子本来就不大,结果传到了两人的耳朵里,两人一看机会来了,就把此事捅了出去。

    本来这件事情并不大,不过是行贿罢了,京城每天都在上演这种事情。

    可吴养春派人来的时机不对,天启皇帝正在通过魏忠贤极力打压东林党以及地方上依附东林党的势力,于是吴家一下子成为了出头鸟,魏忠贤抓住此事拿吴家开刀,吴养春当其冲倒了霉。

    因此,吴家的案子并不是简单的行贿受贿,而是魏忠贤对依附官场的地方豪门大族势力的一次打击,从中央和地方加强集权。

    结果,吴养春被抄家,吴家其他分支以及相关涉案人都受到了惩处,被罚了大量银子。

    吴养春出事后,吴家人曾经出巨资想要救他,不过京城没人敢收吴家的钱,眼见吴养春的刑期将至,等到球后就要问斩,故而在李宏宇回京后托方云的关系找到了李宏宇这里。

    李宏宇听到黄山案的时候就觉得奇怪,没想到魏忠贤会为了这么一件小事而大动干戈,不过转念一想也就释然,肯定是魏忠贤趁着这个机会打压那些与官场关系密切的地方豪门望族。

    如今黄山案已经落幕,涉案的相关人等都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惩处,魏忠贤的目的已经达到,故而放了吴养春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也算是对地方豪门大族的一个安抚。

    正是看透了其中的关键,李宏宇这才涉入了这件事情,毕竟方云的面子他肯定是要给的,如果不是被逼无奈方云也不会前来向他开这个口。

    听闻李宏宇答应了救吴养春一命,现场伺候众人饮酒的姑娘们不由得暗中对视了一眼,相互间流露出惊讶的神色,没想到李宏宇竟然夸下了这样的海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