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为了摸清具体的情况,他派了定国去打探这事。 “禀父帅,探听消息的人还没回来,不过我想,他们也快要回来了。”李定国躬身说道。 李定国字宁宇。sx榆林人.明末清初大西农民军领袖之一。家世务农。崇祯三年年方十岁的李定国参加了张献忠农民军,受张喜爱。 李定随军转战于秦、晋、豫、楚,临敌陷阵以勇猛称,又喜读兵法、《资治通鉴》诸书,在军中以宽慈著。有文武才,以勇猛著称。大西政权建立,擢安西将军,同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一起,被养为义子,奇合称四将军。 献忠死后,率大西军余部进驻yn联明抗清。 后转战滇缅边境。康熙元年因恢复无望,忧愤病作,卒于勐腊军中。 李定国是明末清初最杰出的抗清将领之一,他在民族危难之际,毅然捐弃前嫌,与南明朝廷合作,并且矢志不渝;面对同一阵营中孙可望的多方挑衅,他顾全大局,多方避让;他曾经“两蹶名王,天下震动”,令清廷一度准备放弃西南七省,若非叛徒泄密,更几已令吴三桂全军覆灭。 李定国于川民有惠,死后川中多建“李晋王祠”,而在滇黔之地,“李晋王”的英名与传说也一直流传。 “一有消息来报我”。张献忠沉声道。 “遵命。”李定国躬身答应。 盛京的皇宫里,皇太极手里拿着几颗黄澄澄的81式步枪子弹壳和弹头在研究着。 昨天下朝后,他就详细问了扬古利战败的前后过程,又从扬古利军中抽了一些军官来问,最后终于确认在涿州的那支民团,确实不是扬古利可以打败的。 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无能,扬古利又交出了拿回来做证据的子弹壳和子弹头。 “宪斗,你读过得书多,博学多才而又聪颖敏捷,你说这世间有连火铳这种东西吗?” 皇太极问范文程。 范文程字宪斗,是皇太极最信赖的汉臣,有什么怀疑难事,皇太极都会和他商量。范文程确实也为他出过许多高明的点子 对于这个问题,范文程也不好回答,因为他也参与过对扬古利战败原因的调查,扬古利战败,和那支民团的火铳犀利有很大关系,撤退中途,就是被人家的连火铳打垮的,要不是有众多的士兵和军官证实,这事他无论如何也是不会相信的。 沉吟了一会,他这才说道:“陛下,臣读过得书是很多,但是多是治国理政方面的,关于火器方面的书只是略有涉猎,因此也不好忘下结论。” 皇太极也知道这个问题确实不好回答,说没有,眼前又有物证,而且又有那么多的人作证,说有吧,大家又从没听过见过。 看了他一眼,皇太极道:“看来,这事只有等盛京军器局总监任长寿和总匠赵有才来了才知道了。” 他已派人去传两个工匠进宫回来问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