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秦淮河上-《半生锦》


    第(2/3)页

    如今的南唐,的确平安和乐,歌舞升平。

    可在这歌舞升平的背后,掩藏的又是怎样的危机。

    她离开闽国之时,闽国正值内乱,此情此景,再次让她想到长乐府内人心惶惶的情境。

    不知这南唐还能安稳多少年,她又能安安静静的待在这里多久。

    从乌衣巷再过夫子庙,再走上这朱雀桥,方才激烈的心境渐渐平静下来。

    不论思绪飘多远,又多久,方才所思所想早已是过去时,又何必没来由的被这等灰败之时影响了心情。

    她今日随杨存过来,是有事要做的。

    临近黄昏之时,杨存熟门熟路的在湖边找了一艘船,这船不算小,船舱之内四周开阔,可置一桌,周围摆上坐榻,而在更为里之地,则有琴桌琴凳,专为艺妓所备,四周围着轻纱,有风来送,轻纱便会悠然飘起,琴瑟和着微风飘入秦淮河中的人耳中。

    她在船上等着,杨存去了天悦楼点了几个菜,复又回到了船中。

    等酒楼的伙计将菜品送来之后,杨存便要吩咐船家开船。

    “等等。”她叫停住。

    “怎么了?”杨存不解。

    “还差一样。”说着,她便低声吩咐着身旁的玉容,等玉容走了,她这才道,“此刻有美景却无美人美酒,这可让人怎么坐得住?”

    她嘴角噙着笑,说的话却像是普通的郎君,面上略显轻佻。

    杨存有些无奈的摇摇头,任由玉容去了。

    只是在她如此心性之下,杨存越的对她这双被遮住的眸子感到好奇,可虽好奇,他却不敢乱提,未免唐突了她。

    杨存的视线在白纱处扫了几眼,苏拂看在眼里,并未开口。

    而是转头看向临近黄昏时的秦淮河,映着淡淡的金色,流光溢彩。

    不过一盏茶的工夫,玉容便过来了,身后跟着两个人,一个是教坊的艺妓,短儒长裙,抱着一把琵琶,另一个则是天悦楼的伙计,双手托着两壶清酒。

    须臾,几人进来了。

    玉容安静的站在苏拂的身后,天悦楼的伙计将清酒摆上桌,教坊的艺妓怀抱着琵琶,柔柔的福了身子,声音温软,“妾身若颜,前来为两位郎君演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