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建国大业-《隋朝大老板》


    第(2/3)页

    相对应的,云中国的军队,则为云中军。

    云中军由三部分组成,水兵三千人,共有战船十五艘,火炮三百门;骑兵两千人,每人配备两到三匹战马;城卫军一千五百人,有火炮三百门......

    苏游要带去中原的大军,以水兵和骑兵为主,到时候王伯当和爨子恒也会以盟友的身份各带三千援军加入,共计出兵一万一千人。

    为了使军队以战为荣,苏游又提出了采用功勋制,将民众分为四等。

    四等民为贱民,贱民包括犯罪之人,道德败坏的人。

    三等民为平民,凡在临沧城居住一年以上,连续在临沧城纳税一年以上均为平民。

    二等民为公民,军中士卒服役期满后自动成为平民,累计战功到一定程度或是参加官方举办的文化考试,又或者对云中国做出明创造等贡献者,可获得公民资格。

    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只有公民资格以上的云中国人,才能出任官吏。

    而一等民,则为贵族,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此五等爵位均可世袭,此外再加上一个不可世袭的爵位--勋爵。

    勋爵的获得,与之挂钩的是能够给云中国带来什么好处,比如说有重大明者,比如说一年内的纳税大户,等等等等。

    要立国,当然得先立法,这也是刘邦约法三章这也是依法治国的根本原因。

    之前苏游已经在临沧城建成之后提出了《市易法》,第一次提出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概念。

    而今天,苏游提出了《刑法》和《国民法》。

    《刑法》自然不用多说了,《国民法》所包含的内容则是四等民的分法。

    在感情上,苏游当然希望人人平等,也就是后世所谓的人权;但在理智上,苏游显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讳提出这么脑残的计划来。

    “人人平等”的提法,对某些人来说本身就是不平等的,人的智力和体力方面生下来就不一样,分配到的社会资源又怎能一样?

    人人平等,永远不可能实现。

    可以实现的只是,公正,公正,还是他么的公正!

    至于上层建筑的管理架构,苏游则提出了三权分立原则。

    说到三权分立,苏游借助的当然是后世西方的说法,可追根溯源,这种制度雏形的****,大抵也还能在中国古代找到。

    前汉高祖时,军权与内政分立,丞相与太尉分治文武之事,御史大夫专管监察之事,这难道不是三权分立?只是后来大将军霍光专权,三权集中于一人之手,三权分力就此统一。

    不过,分了合,合了分,也算是中国特色了。

    后汉时曹操的官员陈群也曾重新恢复秦朝的三公九卿制,搞三权分立;悲剧的是,结果竟然搞成了九品中正制......

    或许国人骨子里都喜欢控权,或许三权分立制本就不适合中国国情,但苏游还是打着复兴汉朝故事的名义,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社会制度提了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