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会有人的。” 赵嘉如是回答,仿佛是在坚定司马尚信念,又仿佛是在坚定自己的信念。 司马尚满心狐疑,就开始在军中挑选自愿者。 因为有赵嘉的交代,司马尚把这次断后的重要性以及危险性,都毫无保留的告知众人。 眼看前面就是呼沱水,只要过了这条河,就不用再担心燕军的追击。 这个时候,出于人类的求生本能,出于人类自私的天性,的确应该很少有人愿意断后。 出乎司马尚预料的是,众人在沉默过后,前来报名之人居然络绎不绝。 那些人中,大多都是老人。 他们知道,自己本就生命无多,与其苟延残喘,倒不如把活着的希望留给年轻人。 只有年轻人,才是赵国的未来。 当然,幸存下来那些年轻力壮的士卒,不愿眼睁睁看着老人为他们赴死,也有许多人前来报名。 以至于,最后报名断后的人数,居然远远超过预期。 赵嘉得知这个消息以后,抓着缰绳的手都忍不住颤抖,内心也久久难以平定。 “尽量挑选年迈者断后,让年轻人活下去。” 赵嘉的话,让司马尚双目通红。 他怒吼道:“他们已经为赵国流尽的鲜血,他们家人也有不少为国战死!” “我等既然已经长大,为何还要生活在老人的羽翼下!” 面对司马尚的质问,赵嘉不知道应当如何回答。 从理智上来讲,赵嘉保全青壮的想法并没有错,反而是聪明的决定。 可惜的是,人类都拥有感情。 那些舍命断后的老人中,就有当初在征兵处,赵嘉见到的那位瘸腿老人任庸。 任庸儿子死于长平,妻子在邯郸保卫战中战死。 就连他自己,大腿也被射中,导致留下残疾,走路只能一瘸一拐。 这样一位老人,赵国已经欠他太多。 他本应该得到国家津贴,无忧无虑安度晚年,却在这个时候,仍旧为国而战。 甚至于,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老人愿意舍弃生命,为大军断后。 赵嘉心中有负罪感。 可惜他是三军统帅,也是未来赵国的王,必须为整个大局考虑。 这也就注定了,赵嘉不能意气用事。 “此乃,军令!” 赵嘉不知道怎么回答司马尚,最终只能摆出军令。 司马尚纵然双拳紧握,牙齿咬得咯咯作响,却也只能领命而去。 “一将功成万骨枯。” 看着司马尚离去的背影,赵嘉忍不住轻声呢喃着,眼中有痛苦,也有迷茫。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