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合作于分歧-《梦回甲午》
第(2/3)页
所谓:一年陆军,十年空军,百年海军。这充分形容了海军建设的周期之长,如果能有美国人帮助,石云开确实能省掉很多麻烦。至少不用一diǎndiǎn的完成技术积累。
“帮我培养一批海军,人数不少于五千人,三年之内,要让他们具有独立作战能力。”石云开提条件。
相对于海军舰艇,石云开更关注人本身,所谓的“百年海军”,至少有八十年要用在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战斗队伍上。
华人在航海上还是很有天分的,三国时东吴就有人曾到达过吕宋,明朝年间的海军舰队更是世界第一。在去年的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虽然打输了,但并没输在技术上,而是输在军舰以及后勤上。从火炮命中率以及火炮发射速度上看,北洋舰队都要优于日本联合舰队。
“可以,但是经费要由你们负责。”田贝有选择的答应石云开提出的条件。
石云开的这个条件,等于是送给美国人5000人的海军,进入美国人的军队服役,等于是美国人的雇佣兵,而且还是不用花钱的那种,田贝当然很乐意。至于这会不会提升石云开手中的海军实力,田贝认为一定会,但还不至于提升到可以威胁美国海军的程度。
从另一个角度讲,石云开手中的实力越强,美国人就越高兴,拥有一个实力不错的盟友总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我可以负责经费,而且还可以支付一部分培训费,但是你们要派出更多的工程师,知道本溪湖的钢铁厂建设,并且指导生产船用钢板和炮用钢。”石云开继续提条件。
“可以,但是你们要支付相关的专利费用。”田贝不放过任何一个赚钱机会。
“当然,我会支付相关的费用,但是你们要给我最新的技术。”石云开现在不缺钱,只要能用钱解决的问题,石云开都想用钱砸。
和田贝的商谈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谈完已经是午夜。
石云开只睡了四五个小时,海靖来访。
海靖带来了一堆军工合同,包括克虏伯的火炮,以及毛瑟厂的步枪。对于这些合作意向,石云开一概确认,然后就把刘义守叫过来,让刘义守和海靖谈具体细节。
德国人对石云开的认识远不如美国人深刻,那位俾斯麦首相还没有认识到石云开的价值,他们的合作只停留在技术层次,并没有进一步深入。
对于这一diǎn,石云开并不着急。
德国也是一个新兴国家,和美国一样,德国也有自己的殖民地诉求。但在这个全球殖民地都已经被瓜分完毕的前提下,德国只能跟在英、法等国屁股后面喝diǎn残羹剩汤,捡一些英、法两国看不上眼的殖民地充充门面。
石云开心中有一个巨大的构想,差不多20年后,德国人对于英、法两国的不满会累积到极diǎn,然后会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另一个时空,德国人的盟友是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等,而英、法两国的盟友是俄罗斯帝国、美国等。无论是从经济还是军事、还是总人口等方面上,同盟国的战争潜力远不及协约国,因此才会在坚持了四年之后战败。
其实仔细想一想,德国人输的挺冤,德国人输就输在对美关系的处理上。德国这个国家,和美国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他们都是新兴国家,其次他们都有相似的殖民地要求,再次他们都对英法等国的行为有所不满,如果运作得当,德、美未必没有联手的理由,如果石云开到时候插一扛子……
第(2/3)页